量检市值管理第362期(融客市值管理442期)

核酸检测退潮,疫情不再是财富密码——从溢价协同角度看华大基因(300676.SZ)
 
12月4日,一名自称王德明的男子在社交平台发布“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的文章,并表示自己因举报被殴打致残,并且附带了任命书、伤残鉴定书、残疾人证等图片。随着举报文章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和发酵,华大基因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当日晚,华大基因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华大集团动态”发布紧急声明表示,举报内容系王某明造谣、编制、恶意诋毁。5日午间,华大集团通过官方微博再次做出声明,相关词条一度冲上热搜。

受举报风波影响,12月5日早盘,华大基因开盘下挫超5%,当日收盘跌4.61%,12月6日继续下跌,截至6日收盘,报55.57元/股,市值230亿元。
华大与王德明的恩怨纠葛由来已久,华大在声明中也表示,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王德明在与华大合作期间出现多项严重违约行为,华大依法解除与其合作。此后王德明向华大提出高额 “索赔”,并从2018年开始通过自媒体多次捏造事实诋毁公司。
据悉,此前“举报华大基因涉嫌贿赂、套骗国有资产”、“圈地门”、“癌变门”等事件均出自王德明之手,华大因此屡次陷入舆论漩涡。除了与王德明的纠纷,华大基因也曾在中国香港地区、瑞典被曝出“假阳性”,围绕公司核酸检测和基因主业的质疑声不断。
对于这一桩“核酸举报”事件的孰是孰非,华大基因和王德明双方各执一词,事实究竟如何,还需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但风波背后,华大基因业绩下滑、市值缩水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特别是疫情驱动下的核酸检测业务随着防疫政策转变而明显熄火,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态度难言乐观。

今天我们就从溢价协同的角度对华大基因进行一次初步“体检”。在小程序首页输入公司代码/首字母/证券简称,进入华大基因的公司界面,可以看到华大基因截至2022年3季度的数据情况。
 
溢价协同 从宠儿到弃子

通过【融客Online】小程序对华大基因打分初步发现,截止到2022年3季度,公司评级为C+,健康状况不佳。公司上市五年多来内在价值累计上涨但市值出现下跌,两者匹配程度较差。
 

溢价协同值:截至2022年3季度,公司长期溢价协同值为-2.41,短期值为-0.07,长期水平已大幅偏离合理区间。上市初年,华大基因一度受到市场热烈追捧,但美好总是短暂,2018年至今,公司溢价协同水平整体呈下滑态势,特别是2021年以来,溢价协同滑坡速度进一步加快,朝着背离合理水平的方向越走越远。业绩褪色、舆论风波不断,华大已很难博得资本青睐。
 

行业偏离:截至2022年3季度,华大基因的行业偏离值为-0.61,公司3季度溢价协同表现弱于行业平均。从过往来看,华大基因的行业偏离水平同样跌跌不休,在近几个季度行业总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公司行业偏离触底反弹,但溢价协同仍在持续恶化。
 
 

价值端方面,华大基因的价值变动和价值波动分别为5星和2星,得益于疫情红利,公司内在价值在新冠初期迎来了明显增长,但在其它阶段,公司的价值端表现相对一般,进入2022年,公司抗疫相关业务进一步熄火,未来内在价值增长或缺乏动能。
 
市值端方面,华大基因的市值变动和市值波动分别为1星和3星,上市之初的高估值泡沫破裂后,华大基因的市值表现再难重返巅峰,即便在2020年公司市值出现较大反弹,也仍与2017年底的高点存在一定差距。市场不看好公司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加之公司负面消息不断,市值走上了连续的下坡路。

对标比较:我们将华大基因与同行业(申万Ⅲ级——诊断服务)的金域医学作比较。作为第三方医检巨头,两家公司均在新冠病毒爆发以来的三年间赚的盆满钵满,也同样面临新冠检测规模和盈利性逐步下滑的风险。此外,核酸检测行业乱象丛生,也时常把两家企业推到风口浪尖。今年1月12日,金域医学便在河南打响了2022年核酸检测违规的第一枪。
从市值来看,金域医学与华大基因分列行业前二,随着华大股价的持续下滑,二者的市值差距在逐步拉大。评级上看,金域医学为B,健康水平略好于华大基因,溢价协同表现更好但同样低于合理区间。此外,金域医学的内在价值增长更平稳,市值和内在价值均实现了累计增长。
总的来看,新冠检测的暴利或将走向终结,面临内在价值瓶颈和市值连续下跌,两家公司都亟需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通过主动的市值管理重振市场信心。
 
市值端:跌落巅峰800亿
 
 

2017年7月14日,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基因测序第一股”,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上市五年多以来,华大基因的市值表现领先于大盘和医疗服务行业总体水平。“基因界腾讯”在上市之初受到了资金热捧,到2017年11月中旬,股价在四个月内从发行价13.64元一路上涨到最高261.99元,累计涨幅超18倍,股价一度仅次于贵州茅台,荣登两市第二高价股,总市值也突破千亿大关。
如很多人的猜测,华大的估值已过高,泡沫到了破裂边缘。11月23日复牌后,公司股价应声跌停,市值仅在停牌的几日停留在了千亿水平上。此外,外界对公司的争议不断,还被曝出IPO财务数据失真,加之业绩增长乏力,市值从此跌落神坛。华大创始人汪建彼时“华大基因的泡沫不会破裂”的表态也遭到打脸。
直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华大基因才迎来了转机,疫情下的业绩红利大幅拉动了公司股价,市值一度逼近800亿水平。然而随着新冠检测市场涌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之检测价格下调和防疫政策调整,公司业绩强势期并未持续太久,市场也用行动表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质疑,市值此后一路下探,被再度打回原形。
 
 
价值端: “兴奋剂” 作用渐退

华大基因是华大集团的在A股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作为中国基因行业的奠基者,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愿景,通过20 多年的人才积聚、科研积累和产业积淀,是少数实现覆盖本行业全产业链、全应用领域的科技公司,已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基因大数据中心、科学技术服务提供商和精准医疗服务运营商。

新冠疫情发生以前,华大基因主要依靠五大业务,分别是生育健康类服务、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以及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其中生育健康类服务业务在2019年占比达42.11%,毛利率也最高,成为了华大基因最赚钱的板块。

华大基因在疫前的业绩表现其实并不好,营收增速放缓,净利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出现负增长。雪上加霜的是,公司还屡屡被丑闻缠身,舆论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业绩口碑双跌的关头,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成功挽救华大基因于水火。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华大基因抓住机遇成功抢跑,研发生产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成为首批在国内获准上市的新冠检测产品,并在此后陆续获得多个国家或地区相关资质认证。此外,华大基因还在全球范围内拓展火眼实验室布局,可在短时间内输出检测技术和设备。

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华大基因新冠检测业务拓展迅速,截至2020年年底,公司新冠检测产品覆盖了全球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运营火眼实验室超80个。公司也在2020年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营收同比增长近两倍至83.9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超六倍至20.9亿元。受益于新冠检测服务的巨大增量,公司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板块营收占比达66%,一举跃升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但随着新冠业务市场竞争加剧、全球新冠核酸试剂和检测单价下降,公司业绩在一年之后出现“变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7.01亿元,同比减少20.2%;实现归母净利润14.31亿元,同比减少31.55%。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背景下,新冠检测需求或将继续下滑,这一业务很难成为华大基因的业绩支柱。

华大基因2020年的业绩大增与公司其他业务板块关系并不大,公司常规业务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疫情的负面影响而出现下滑。近两年,公司常规业务毛利率持续走低。以生育健康类服务业务为例,除疫情因素外,在生育意愿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市场逐步见顶,增长空间有限。而在2021年增幅较大的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业务,仅占到公司总营收比重为18.13%,对整体业绩的影响有限。
总的来看,“核酸热”过去后,华大基因的常规业务持续承压,尚未出现能够延续公司业绩的新的增长极,短期业绩或仍将下滑。
 
 
总结:核酸检测退潮,疫情不再是财富密码
 
截至2022年3季度,华大基因评级为C+,健康状况较差。公司上市五年多来内在价值累计上涨但市值出现下滑,公司市值没有完全体现其内在价值。
从市值来看,华大基因作为“基因测序第一股”,在上市之初受到资本疯狂追逐,总市值破千亿,股价一度仅次于茅台。不曾想短暂的高光成为了华大基因再难触及的巅峰,如今市值仅剩230亿,较高点已跌去近800亿。
从内在价值来看,华大基因打下“疫情红利”这一针“兴奋剂”,靠着新冠检测在2020年大赚了一笔。然而短期的暴利无法支撑公司长期发展,“核酸热”过去后,公司的常规业务明显承压,新的业绩支撑尚未成形。
展望未来,公司还需尽快摆脱对国内核酸检测市场的绝对依赖。根据目前政策,抗原检测产品的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国内核酸需求转弱趋势下,海外市场的拓展显得尤为关键;在肿瘤防控领域,推进新产品加速上市或将收到效果。在上述领域,华大基因还需进一步施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