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客微信公众账号(第十六期)

市值事件与数据解读

1、PMI降至8个月低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降至8个月低点,这是中国制造业放缓的最新信号。

汇丰此前发布的中国2月份PMI预览值降至48.3,表明中国制造业出现了相当程度的萎缩。

受农历新年假日的影响,中国每年前几周的经济数据都会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因为春节期间工厂都会停工,消费者也会从银行系统额外提取现金。由于农历新年的公历日期每年都有变化,这也增加了中国统计部门对统计数据进行相应调整的难度。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解读2月份制造业PMI数据时表示,2月份PMI指数继续小幅回落,仍不排除存在春节因素的影响。从当前市场需求和一些行业的生产情况看,预计未来经济增长总体仍会呈现平稳态势。

但在目前其他新兴市场正遇受资本外流以及外界对中国银行业系统担忧日渐加剧的情况下,2月份制造业PMI数据走软也令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产生了疑问。

2月份PMI数据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从1月份的49.3降至48.2,令全球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强劲程度受到质疑。中国1月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10.6%,表现可谓强劲,但也受到了春节假日因素的影响,同时外界对中国贸易数据的质量也一直存在质疑。

用我们解读市值与市值管理的角度和方法看,PMI作为经济的领先指标,反应未来经济的景气程度,目前来看,实体经济增长仍处下行通道,经济增长放缓将对资本市场的估值造成负面影响。

 

2、老股东疯狂套现

本轮新股发行,证监会引入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老股转让政策,尽管这一政策主要为了遏制新股超募等现象,但在操作中却为公司老股东套现提供了便捷途径。首轮已发行的48只新股中,40家公司采取了一定比例的老股转让,占比超过八成,公司股东通过存量发行累计套现金额逾百亿元。

  证监会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为增加新上市公司流通股数量,将取消现行网下配售股份三个月的锁定期。在首次公开发行新股时,推动部分老股向网下投资者转让,增加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数量。持股期满3年的股东可将部分老股向网下投资者转让。老股转让后,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不得发生变更。

  首批48只新股的平均发行价格为23.26元,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9倍,共计发行股份24.05亿股,其中发行新股20亿股。其中,老股转让约4亿股,公司老股东合计套现金额111亿元,占上市公司募资223.88亿元的五成。

  老股转让非但没有发挥平衡供需并抑制高定价的作用,而且借“三高”来达到圈钱目的。投资者没有尝到老股转让的“甜头”,反倒先要为老股提前套现“买单”

   以奥赛康董事长陈庆财及其妻为首的创始人团队拟套现32亿,打击了中小投资者的信心。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发行股份共5546.6万股,其中老股转让数量为4360.35万股。此次IPO发行前奥赛康的原始股共计2.1亿股。其中,南京奥赛康持有42%股权。这意味着,如果成功上市,以奥赛康董事长陈庆财及其妻子张君茹为首的创始人团队可套现32亿元。

在奥赛康事件之后,多家公司的老股转让稍有收敛,但即便如此,大多数公司都是踩着新股与老股1:1的红线进行。这也就意味着老股东们利用老股转让政策凶猛套现十分踊跃,只要政策允许都希望最大程度地提前减持。

从套现金额来看,海天味业(603288)股东老股转让套现金额最高,本次首发公司股东套现金额合计19.14亿元,是唯一一家套现在10亿元以上的公司。其次为炬华科技(600360),套现金额为8.6亿元,远低于海天味业,不过其套现金额却数倍于新股发行上市公司所募集的资金量。牧原股份 (002714)、纽威股份(603699)两只个股首发老股转让套现金额也均超过5亿元。

  从老股转让占发行总量的比例看,炬华科技、全通教育(300359)、安控股份(300370)、楚天科技(300358)等10只个股老股转让比例超过新股发行总量的50%。其中,老股转让比例最大的是炬华科技,根据公司的公告,本次首发公司拟发行股份总量1988万股,而公司控股股东杭州炬华实业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丁敏华、多名高级管理人员,以及3名自然人合计共转让老股数量156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比例达78.47%。

用我们解读市值与市值管理的角度和方法看,存量发行制度(老股转让),虽然可以缓解IPO超额募集资金问题,但该规则明显是有利于强势股东,不利于中小股民,会增加发行人和承销商设法拉抬发行价、进而实现尽早套现的隐患,并可能加剧上市环节财务造假特别是虚报利润后“套现走人”等一系列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存量发行制度有悖于《公司法》第142条“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之规定,也跟《证券法》、《上市规则》等相冲突,属违反上位法的部门规章。故应当废除存量发行制度。

市值管理见述与活动

这期我们介绍《市值管理方略》一书的第四篇第十四章——海外市值管理经典案例及解析。

从近期的宏观微观经济金融实践,我们可以知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的规律性,即只要是发展市场经济,那么在发达国家发生过以及发生着的事,也会在发展中国家的今天或明天发生。这样的规律,就为我们认识自己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了借鉴的可能。比如,最近全球讨论的热门话题就是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会不会降?中国的房地产会不会跌?这些问题因为有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案例,五年之后的中国,至少会应对得得法些,自如些。这是宏观层面的,就微观层面的公司的市值管理也一样,海外的经验值得解析。

《市值管理方略》一书认为,海外的市值管理本质上与国内并无不同。本书第一章提出的市值管理菱形体系仍然可以使用于海外的资本市场。在这种动态平衡中,上市公司着力把握其中的平衡关系,判断促进或者偏离这种平衡的变量,在失衡时主动地维护市值,以求得动态平衡下的市值最大化。不过,海外的市值管理相比国内有很明显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发展时间上的差异,中国的市值管理只存在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而海外一开始就有,其市值管理的理念要领先于国内企业。国外很多公司把市值最大化作为管理层经营的首要目标,他们的理念要比国内深刻。其次,国外的金融工具更加丰富,市值管理可以采用的方法更加多样化。因此,海外著名公司在市值管理理念与方法上的先进性,值得国内公司借鉴。

《市值管理方略》一书介绍了谷歌和微软的例子,而在上市公司股东市值管理方面介绍了李嘉诚频繁增持长江实业的例子。随着时间的推移,2013年资本市场不得不介绍的应该还有香港市场的上市公司腾讯控股与美国市场上的特斯拉,下面立表的是提到的这几家公司的最新市值。

《市值管理发略》在解析中说,从谷歌的快速崛起,我们看到了市值管理的力量,谷歌是通过兼并收购逐步做大的,尤其是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市场处于快速的变动当中,竞争对手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获得快速成长,而上市公司拥有良好的融资平台,既然和对手竞争是一件很揪心的事,那么就不如买下它,成功的兼并收购不仅使得公司的经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实质性地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