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再融资

摘选自《市值管理方略》
 
(一)公司介绍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成立初期只开办财产业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集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见表6-2)。
表6-2  中国平安公司经营范围变化表

变动项目 公布日期 变动日期 变动前内容 变动后内容
经营范围 2011-5-10 2011-5-9 (一)投资金融、保险企业; (二)监督管理控股投资企业的各种国内、国际业务; (三)开展资金运用业务 投资保险企业;监督管理控股投资企业的各种国内、国际业务;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批准开展国内、国际保险业务;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经营范围 2009-4-9 2009-6-3 (一)投资金融、保险企业; (二)监督管理控股投资企业的各种国内、国际业务; (三)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业务; (四)经中国保监会及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一)投资金融、保险企业; (二)监督管理控股投资企业的各种国内、国际业务; (三)开展资金运用业务
经营范围 2008-5-31 2008-7-17 (一)投资保险企业; (二)监督管理控股投资企业的各种国内、国际业务; (三)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业务; (四)经批准开展国内、国际保险业务; (五)经中国保监会及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一)投资金融、保险企业; (二)监督管理控股投资企业的各种国内、国际业务; (三)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业务; (四)经中国保监会及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公司确定了综合金融混业经营模式,拟构建以保险、银行投资为支柱的业务体系,打造成为以保险为核心的国际领先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提出了保险、银行、投资业务各占1/3的战略目标,公司的未来发展思路是,以保险带动综合金融,用综合金融进一步促进保险业务加快发展,实现银行、保险、投资三支柱均衡发展。

图6-6  中国平安融资历程
 
(二)中国平安融资历程
从公司披露数据看,2011年,公司保险、银行、投资占公司盈利比例分别是72.7%、18.4%和8.8%,离公司业务三分的目标还有 一定差距,预计公司会进行持续改革,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有融资需求。实际上,中国平安的发展过程也与上市融资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n   1994年,摩根入股平安5000万美元。
n   2002年,汇丰投资6亿美元入股,持股比例为10%。
n   2004年6月24日,中国平安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0.33港元,筹集金额高达165亿港元,创下当年香港IPO新高。
n   2007年3月1日,中国平安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33.8元,成功融资近400亿元。
n   2008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宣布通过董事会决议,将借道A股再融资与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下称“分离可转债”)相结合的形式向市场融资高达1600亿元人民币,并于3月5日获得股东大会高票通过。议案决定,公司拟申请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A股股票及发行不超过人民币412亿元分离可转债。其中增发的12亿新股,将采用网上、网下定价发行方式,发行价格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均价或前1个交易日的A股股票均价。按公告发布前一交易日中国平安98.21元的收盘价计算,仅增发新股一项,造成的市场扩容量便高达1178.52亿元。此外,拟在A股市场发行的分离可转债将不超过人民币412亿元,债券期限为6年,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发行债券不超过4.12亿张。本次发行所附认股权证存续期为12个月,行权比例为2∶1,即每2份认股权证代表1股公司发行之A股股票的认购权利。融资总额达1600亿元,创A股史上最大再融资额。公告称,中国平安募集的资金将被用于补充资本金、营运资金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该巨额融资案在怨声一片中不了了之,平安只能“审慎考虑推出再融资的时间、规模和市场的承受能力”,最终没有实施。
n   2011 年3 月14 日中国平安于召开了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定向 增发H 股的议案》,同意与金駿有限公司(JINJUN LIMITED )签署《关于认购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 股股份的认购协议》,拟向其定向增发不超过272,000,000 股境外上市外资股 (以下简称“本次H 股定向增发”)。2011年6月14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提示:本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核准本公司向金駿有限公司 (JINJUN LIMITED)定向增发不超过272,000,000 股境外上市外资股。
n   2011 年12 月21 日中国平安公布《关于审议公开发行A 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议案》,同时公布《一般性授权发行新股具体授权方案》:本次A 股可转债发行规模不超过260 亿元、债券期限6 年、票面利率不超过3%;转股期为发行结束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到期日;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布日前20 个交易日公司A 股交易均价和前1 个交易日A 股交易均价;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以支持集团各项业务发展、若保监会批准后补充公司资本金以提高公司偿付能力、转股后补充公司资本金。2012年2月该议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
 
表6-3  中国平安三次再融资对比

再融资项目 20081 20116H 201112A
融资方式 公开增发、分离交易可转债 定向增发 可转换债券
融资规模 1600亿元 162亿元 260亿元
募投项目 补充资本金、营运资金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 加强其资本基础,使集团可以为三大核心业务的未来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捕捉各种扩大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机遇。 补充资本金,促进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主营业务快速健康发展
市场环境 次贷危机爆发
大小非解禁高峰
二级市场动荡
欧债危机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二级市场疲软
融资结果 失败
未进行
经过这次H股定向增发,周大福背后实际控制人郑裕彤手中的持股量进一步增多,郑裕彤的股权增厚并稀释了中国平安另一大股东汇丰的股份 待证监会批准
市场反应 引发A股市场暴跌 A股下跌,但下跌幅度不大
公司财务状况 资本金充足   资本金不足
 
案例评析:
纵观中国平安三次再融资议案的实施情况,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也有还在进行中的,2008年中国平安推出的再融资方案虽然获得了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通过,但是在各方压力下最好还是不了了之,没有最好实施。相比较而言,2011年提出的两次融资议案更具有可行性。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启示。
(1) 确保公司符合再融资条件
中国平安公司运营稳定,保持了持续的盈利能力。
(2) 要根据公司运营情况选择合适的再融资方式
公司在选择融资方案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司某一时期可以选择股票的融资方式,下一时期可以选择债券的融资方式,甚至还可以几种方式同时进行,关键在于再融资方式的选择要符合公司当时的运营情况、资金募集项目和发展战略。
中国平安在2008年再融资议案中提及,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资本金、营运资金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一方面,募投项目描述过于模糊,投资者难以理解,《人民日报》刊发的评论指出:“如此大的融资规模,却具体项目不定,回报预期不明,只是一味地叫你掏钱,难怪会让投资者反感。”;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当时中国平安并不缺资本金。2007年,平安成功登陆A股市场,扣除相关费用后,实际融资322亿元,这部分自己已经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至2007年中期,公司实收资本达73.45亿元,合并净资产较上一年增长106.35%,现有资本金十分宽松,模糊的描述加重了投资者的担忧。
2011年的两次融资议案在募投项目上描述更为具体,也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很好结合。2011年,中国平安战略投资深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历经2008年的融资失败后,中国平安决定在H股定向增发并得到了证监会审批。此后,中国平安一年内再次决定再融资260亿,用于补充资本金,促进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主营业务快速健康发展。与2008年不同的是,这次平安确实有补充资本金的需求,随着公司战略的逐步推广,平安及其子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面临较大压力,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中国平安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0.7%,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寿和平安财险的这一指标分别为153.2%和171%,此外,刚刚纳入旗下的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并不乐观,截至三季度末分别为11.5%和8.4%。以2011年10月底的相关数据测算,260亿元可转债全部转股,公司偿付能力资本可达到2089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94.9%,旗下子公司的相关指标也将明显改善。
(3) 要根据融资环境调整再融资计划
融资环境是再融资推行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上市公司在经济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实施再融资,可以提高再融资的成功率,筹集更多的资金,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2008年是经济较为动荡的一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着下滑风险,中国也不例外,国内调控政策日益紧缩,同时2008年正值大小非解禁高峰年,资本市场信心低迷,市场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投资者心理脆弱。中国平安在此时推出1600亿元巨额融资计划,结果造成2008年1月21日,深成指暴跌920.46点,上证综指暴跌266.08点,两市一日蒸发1.7万亿元,巨额再融资计划血洗中国股市。最终中国平安的再融资方案也不能得以实施,一方面,1600亿元再融资金额挑战了投资者的极限,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中国平安选择了面向大众的公开增发,而广大投资者对平安的再融资并不认可。
2011年中国经济受到欧债的影响处于震荡调整中,二级市场的走势也比较疲软,但是平安推出的融资方式分别是在H股市场的定向增发以及在A股市场的可转化债券,对市场的影响较为中性,对市场造成的不利影响就要小得多。H股上市减缓了A股市场压力,对市场影响较为中性;可转换债券在股市低迷不振时,可以节约股本资源、降低融资成本,并且对股本的稀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助于减轻对企业业绩指标的摊薄压力,对证券市场冲击较小,对A 股市场和对公司的冲击显著小于公开增发或配股方案,尤其在目前较弱的A 股市场。同样都是融资环境不是特别良好的情况下,融资计划的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数据来源:Wind,融客投资
图6-7 中国平安股票与同期A股历史走势
(4) 再融资实施过程中公司市值发生变化
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平安得以顺利实施的再融资方案为2011年6月的H股的定向增发,但是作为大市值股票,从中国平安开始实施再融资议案开始,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对公司市值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节中我们截取了几个重要时点,来分析再融资过程中公司市值发生的显著变化。总的说来,基本上每次中国平安发出再融资议案都会导致短期内公司股价下降,最为明显的是2008年的巨额融资计划,而2011年H股定向增发则增加了H股流通股股数,对公司市值的影响更为直接。

数据来源:Wind,融客投资
图6-8  中国平安股票历史走势
 
    从图6-7、图6-8中可以发现,中国平安每次融资议案推出,都对公司股价造成了巨大影响,2008年公司推出的巨额融资计划直接导致平安A股出现两个跌停板,H股也在隔日出现6%的下跌基础上次日在出现12%的跌幅,公司市值两日出现巨幅下滑,从6130亿元缩小至4963亿元,两日内蒸发掉1166亿元。2011年H股再融资计划推出对A股市场影响较小,但是H股隔日出现6%的下跌,2011年6月17日H股增发完成后H股总股本增至312976万股。2011年12月融资议案以可转债方式推出,数量上也比较温和,缓和了投资者对平安再融资计划的恐慌程度。目前来看,并未对公司股价造成类似于2008年那样的冲击。像中国平安这样的大市值公司在推出再融资计划时,必须要仔细选择合适的再融资方式和数额,如果一味的追求大额度融资,不仅仅再融资不能得以顺利进行,还会对公司股价乃至公司市值造成巨大的冲击。